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期工程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成”[1],为新世纪加快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1期工程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群众体育发展历程,并对未来10年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是我们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向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和提供服务转变。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群众体育的方式,亦由指令性和过分依赖行政手段调控群众体育资源,向按需求指导配置和依靠政策、法规、服务等多元调控手段转变,初步构建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改革实践表明,体制改革要取得进展,离不开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衔接。由于传统体制的历史惯性尚未完全消除及利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还达不到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整体优化的效果,群众体育体制改革的系统性还没有真正解决好。所以,在分析我国群众体育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差距时,虽然存在着具体运作环节方面的差距,但更应看到体制方面的因素,因为,人、财、物是基于体制基础上的可变量。进入新世纪,群众体育体制改革进程无疑将会持续下去,但如何克服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创新不够,新的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新的机制还不够通畅及改革措施显现出的配套程度低的弊端,是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在转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诸多如余暇时间增加、生活质量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等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条件。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提高,活动规模日愈扩大,目前,全国城乡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领导。群众体育团体及组织亦发展迅速,作用日益加强。全国性体育行业体协已发展到31个,各级体育社团已达到5万多个,体育指导站13万多个,城市社区体育组织3854个,占全国街道办事处总数的69%,全国8万多个乡镇中有6万多个乡镇建立了文化体育中心或文化站[1],逐步建立了中央、省级、市(地)、区(县)、街道(乡镇)的体育社团的层次结构,基本覆盖了全国城乡的广大地区,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群众体育工作及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等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既包括静态的不平衡,也包括动态的不平衡。静态的不平衡反映了各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差距,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动态的不平衡主要是指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它反映了各地区发展差距的变动性和暂时性,也预示着后进地区具有赶上发达地区的可能性。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国现有近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地,其中,7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后兴建的。
“九五”期间,全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兴建的2000余处“全民健身路径”,为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缓解了锻炼规模扩大与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的矛盾。在加大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亦着力解决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公共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效益。构建群众体育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和机制的经费保证系统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政府继续加大群众体育投入的同时,努力构建社会化、多元化的群众体育筹资机制。但是客观地看,现阶段群众体育资源不足仍是困扰加快发展的主要矛盾。体制、机制及人、财、物是发展群众体育所需的基本资源,这里仅从人、财、物方面来看,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人员方面,尽管我们已建立起了一支群众体育工作队伍,但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投入方面,群众体育仅靠政府是很难满足实际需要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社会化的投入机制,而且这个社会化机制是一个涉及各个层面的,它是由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构成的具有全社会特征的投入模式,这还尚需做很大努力;在物方面,仅就场(馆)设施来看,我国现有场(馆)尽管有了较大增幅,但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需求,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从供需方面来看,我国的人均占有体育场地的面积仅1m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从结构方面来看,单位的多社区的少,城市的多乡镇的少,城乡体育资源存量结构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1996年我国的各类体育场馆约61万多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29.92%的城镇(包括城市郊区),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8.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70%以上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0%的体育场(馆)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优势现象”[2]。
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在质与量两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确立了以管理规范化、培训制度化、组织网络化、评估科学化为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的目标。群体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进一步扩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18万余人,初步培育出了一支遍及城乡,具有较强业务及组织能力的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在推动和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在政府机构的调整过程中,群体部门得到进一步充实:“2000年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中群体干部的数量占机关总人数的比例由1995年的12.3%上升为14.6%”[1]。但与需求相比,群众体育骨干队伍的规模还很小,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同时,群众体育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群众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及推进其社会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群众体育科学化取得较大进展。建立并初步完善了我国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系统,加强了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健身方法手段日益多样化,向社会推出177种科学健身方法。既重视加强传统健身方法的科学化,又注意引进国外科学健康的大众健身、娱乐活动方式和器械设备,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却相对滞后。一些人由于缺乏基本的科学健身常识,简单理解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参加体育活动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或者神化锻炼效果,导致盲从;或者否认锻炼效果,而从不参与健身活动。这两种现象的存在,是科学的健身知识普及滞后在现实中的反映。#p#分页标题#e#
群众体育社会化取得进展,由原来政府一家作为供给主体的格局已突破,不仅初步形成多元化的供给格局,而且,所有制构成亦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加和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与此同时,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钱买健康、花钱娱乐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体育健身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体育消费,带动了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能够强有力启动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动力还不明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抑制了即期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率过低,农村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启而难动;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存在着供求关系的错位和脱节现象;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可调动性预期过高,价格失范。由此可见,体育健身消费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渐进过程。
群众体育事业管理逐渐迈上了法制化轨道,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立法意识、立法能力、立法水平和执法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发展和管理群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了有序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着执法滞后于立法的情况,一些领域诸如场地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加制化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一个依法维护和保障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是今后1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新世纪前1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3],改革将从破除传统体制为主转入全面体制创新的攻坚阶段,通过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需求对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将愈显重要,群众体育将逐渐从直接的、微观的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的管理转变,这就必然要求群众体育工作方式的变革,要有新思路、新视角、新手段,在群众体育管理、场地设施建设、组织网络建设、投入方式与服务模式建设等方面,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以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未来10年,我国社会处在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快速转型之中。这种“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化,但其深刻性和深远影响,并不亚于一次社会性质的改变,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向前跨出的一大步”[4]。社会转型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正在将我们导向一个“新社会”。这个社会在体制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各个层面上显现出与1978年以前的30年社会判若不同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基本趋势。处在转型时期的群众体育亦将逐步从一个社会分化程度低下、社会观念单一、社会空间狭窄的发展环境,进入到一个社会分化加快、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阶层多元化的发展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等将构成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3]。可以预期,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仍将处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性发展环境之中,继续得到有力的推动和支持。
进入新世纪,“人民生活要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3]。随着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支出中“生存消费需求比重逐渐下降,在全部消费中,特别是食品消费比重下降较大,支出比例下降幅度预计2010年下降至40%”[5]。
国际经验表明,这将是居民消费结构随收入提高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物质消费比重下降,用于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需求的比重逐渐上升;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性非商品支出不断增加,消费需求逐渐转向文化、教育、娱乐、健身等方面,传统的消费观念将在支付能力增强和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不断随价值取向、供求关系而有所改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日趋变小。
“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加大了工农差别,造成了一种城乡壁垒分隔的局面,城乡体育差异的格局正是在这种体制的作用下形成的。这种状况,与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亦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实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所以,由城市化发展滞后带来的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解决,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型时期,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起飞时期,是地区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1999年统计数字显示:西部10省(区)人口为全国的22.8%,但国民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3.95%。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必然要反映到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中,特别是东西部之间无论是体育发展水平、质量、规模、速度还是体育资源拥有量差异较为显著,区域间居民获得体育服务的机会亦不一样,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1999年2月20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0048%,标志着中国跨入老年型社会”[6]。老龄问题将是21世纪中国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政府、社会将面临老龄问题的挑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特点:1)老龄化形成时间短;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3)我国老年人的平均带病期较其平均健康期时间长。这就更加显示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及康复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上述分析对我国未来10年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预期判断,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布置。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3]。这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改革和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毫无疑问,对于群众体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p#分页标题#e#
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应以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全面体制创新和科技兴体为动力,把提高国民体质作为根本出发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作为总体发展目标。具体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合理、高效配置群众体育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格局;大力发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学校体育,进一步加强其基础地位,明显改善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质;体育人口增幅明显,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以社区为重点的城市体育和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建设在管理系统、活动组织系统、场地设施系统、投入保障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国民体质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在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群众体育发展差距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享有最基本的体育服务;基本建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和社会化的筹资机制,大力发展符合大众需求的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建成规范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和有序的竞争态势。上述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地推动群众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在总结全民健身计划第1期工程实施经验基础上,依据“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结合未来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象和重点、对策和措施,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坚持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的方针,加快群众体育工作方式由活动主导型向建设主导型转变,搞好全民健身事业基础建设和系统建设,使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整体规模和水平在2010年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能够为包括广大低收入人群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的,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有效保障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的全民健身保障体系,这是一个适应经济建设、乐鱼app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自适应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整体结构完善、上下层次分明、内外功能有效的复杂而开放的巨大系统。因此全民健身体系就是一个由影响和制约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使国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的诸要素构成的服务性、保障性和自适应性的整体。这个体系大致应该由为人们体育健身实践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科学理论、思想观念、领导管理体制、基层组织机构、宣传媒体、信息传播、场地设施、资金筹措、社团组织、指导者队伍、消费市场、健身产业、活动形式、健身方法、科技教育、法规制度、体育监测、发展评价等部分构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双重条件下,发展以全体国民为服务对象、以普遍提高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全民健身事业迫切需要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始终强化政府对人民体质负责的职能,另外,要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形成政府、社会、单位、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兴办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规定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就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工作必须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心。宪法保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力,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体魄。这就决定了体育事业必须体现国家保护公民基本权力的要求,把增强人民体质做为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尽快地从观念、政策、机制到实践操作和实际成效上实现工作重点的全面转移,真正做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的优先发展。未来10年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要下大力量解决一些制约和影响其整体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1)要建立健全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机构和组织,形成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2)要继续加强群众体育队伍的培养,搞好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建设;3)要积极为群众体育健身提供基本的环境与条件保障;4)要建立和完善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实施国民体质测定制度,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定期公布全民体质状况,并将国民体质状况指标收入国家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发挥其在科学指导全民健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24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这样一个4亿以上人口的宠大人群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必须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和儿童的体质与健康,支持他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兴办青少年和儿童体育活动设施。国家要对从事为青少年和儿童体育健身服务的体育场所在用地、税收、贷款、价格等政策方面提供便利。体育行政部门应带头以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向青少年和儿童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专门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作了明确的阐述,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未来的学校体育工作,必须抓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难得机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实施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象建设教室、实验室一样,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要改革“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校体育理论与观念,调整和改革传统体育课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p#分页标题#e#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7]。乐鱼app发展小城镇之所以被确定为大战略,是因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8]。可见,把小城镇确定为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是由其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未来10年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应采取重点推进、梯度发展的方针,首先搞好县城镇(县政府所在地)的体育建设示范,带动其它乡镇的体育发展。然后搞好每个县的若干中心镇的体育建设,带动一般镇的体育发展。一般镇的体育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再去带动新的镇、乡和村。这样逐步扩大、不断提高农村体育水平。在农村体育重点推进、梯度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城镇社区,即城镇中非农业人口居住区的“农村中的城市”这一部分体育的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3.2.5确立社区体育在城市体育建设中的重点地位,加强社区体育的基础建设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9]。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型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单位”承载的包括体育在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逐步转移到社区,大量的城市市民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的人而成为“社区”的人。社区将做为市民聚集生活的基本区域,承载着包括体育服务在内的众多社区服务功能。一方面我国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现有社区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者队伍等很不适应新的要求,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区将面临新的更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将发展社区体育做为城市体育工作的重点,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社区体育,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建设程度。
我国未来社区体育的发展,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切实搞好社区体育规划,加强对社区体育的领导。
市、区人民政府应将社区体育工作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体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好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落实对社区体育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街道办事处要逐步建立实体化的体育工作机构,行使对社区体育的领导和管理职能,充分调动辖区内各个单位和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发挥好居民委员会以及其它社区组织与体育社团的作用,搞好社区体育工作。2)发展社区体育要突出公益性特点,坚持社会化的方向,面向全体社区成员,做好社区体育服务。本着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科学、文明的原则,逐步朝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社区、家庭与单位相结合,以社区、家庭为主;个人投资与国家投资相结合,以个人投资为主的方向发展。3)要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好社区体育的各种资源,建立健全种类体育协会、文体中心、体育指导站、俱乐部等多形式、多层面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企业、学校、街道和居民区时,应当将体育设施做进一步建设规划。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内的体育场地设施。多渠道筹措体育活动资金,培养和建设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其它体育骨干队伍,努力为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条件,保证社会体育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生活化,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
3.2.6关心和重视老年人、残疾人的体育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规模和水平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3亿,超过人口总数的10%。有关研究认为,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增速在年均2%以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老龄工作”[10]。我国同时也是残疾人口大国,现有6000万残疾人的庞大基数,使未来社会中残疾人仍在总人口中占有不小的比例。由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是两个,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扶持,因此,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老龄化问题和残疾人问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对策。各级人民政府和整个体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应共同承担起发展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社会责任,积极维护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重视老年人、残疾人的体育工作。
根据老年人、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给他们提供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必要条件,切实为他们进行健身锻炼提供良好的服务。在活动的组织机构方面,除了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外,要积极发挥老年人、残疾人社团组织的作用,有条件的应建立专门的老年人、残疾人体育社团。在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中,要注意照顾老年人、残疾人的身体特点,建设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体育场所,建立方便残疾人出入的无障碍体育设施。各类体育场所在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时,都应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采取各种优待措施,做到优先安排、优惠待遇、优质服务。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在对老年人、残疾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注重身心健康的实效性和稳妥性。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是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国家体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时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体育方面的差距,促进各民族体育的共同繁荣,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规模和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宣传推广的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在积极参加各种现代体育运动国际竞赛的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国际交往。要继续努力推动以中华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地走向世界。在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防止在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夹杂着的不科学的成分,警惕和反对封建迷信甚至入侵的现象,要依法加强对武术、气功组织的管理,确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