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app:体育文明十篇
栏目:乐鱼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6 23:54:37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农耕为主要特色的地缘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上的割据时期,重视体育是强国之本。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与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事业或者说体育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应该占有的分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文化与理念汲取发展的营养,同时替代那些落伍的,无法适应时展需求的传统思想,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隐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简单来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对其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失衡的阶段与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试图通过所谓的体育考试来减轻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应付心理比较突出。在舆论引导方面,我国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体育明星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如此多元的体育社会价值取向面前,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从体育文化的本原价值来进行引导,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才会变得有章可循。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外,体育设施的缺乏让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无本之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设施的人均分配使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因为某些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缺乏,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的运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学生数量与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及资金的相应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这些都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显性因素,应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

乐鱼app:体育文明十篇

  体育文化在具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体育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开展。同时,在面对具有丰富特性的学生面前,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与专业素质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教学思想,例如功利主义,短视主义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与提高。

  从目前的校园体育设施的配置来看,各种教学器材的缺乏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障碍。一方面,要从财政预算等方面,为校园体育设施的增添与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在体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水平与使用效果。这种对于硬件的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只有将两者进行非常有效的匹配才会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与相关的基础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这些规章制度,在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与完善校园体育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从国家保障学生及体育教师相关基本的权益的基础上,充分明确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发挥制度对于校园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到作用,那么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树立终生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这种可循环的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全世界都主张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树立一种终身体育,全动电费文化氛围。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只有将这种精神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生命的正能量来传递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化将会迎来线通过多种方式高校体育活动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激情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为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比赛项目,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论坛或者讲座,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体育文化本身是一种社会体育现象,从物质层面讲,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生活方式、民族体育风俗、体育活动内容、体育审美等;从精神层主要包括,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道德等。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其对于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中,社区体育的发展,既有其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也包括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学校体育的主要发展环境是学校,其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教育上的,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等,对学生等形成身体和心理的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加强。

  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利用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参与群体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参与者健身锻炼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同时,还可以通过健身、健心,提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想道德品质和体育观念,培养审美观,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乐园,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的手段和内容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提升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内涵,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和普及。

  社区体育文化属于较为新颖的概念,其主要范围是在社区,然而,由于社区居民参差不齐,在具体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上,就很难达到统一。将学校体育文化融合在社区体育文化中,可以将学校体育中的一些关键有效运用在社区体育中,对社区体育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将社区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起来,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设施的实用性,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体育锻炼场所及设施,促进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首先,确定管理内容。在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进行经营管理时要注意,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学校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健身活动器材,场地,场馆划分公共活动区域。在公共活动区域内学校与俱乐部共同拥有管理权限,根据学校场地的经营性质确定主要管理权限。经营俱乐部根据学校给定的区域以及公共开放时间选择并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其次,确定经费来源。在明确管理内容之后要注意区分两种形式的经营方式。一种是针对于广大周边居民以及本校学生公益性免费开放的公共类体育文化活动,这种形式主要是俱乐部开发体育服务产业,响应国家政策法规所进行的服务,这一情况需要国家或地方给予补贴,或者按照国家购买俱乐部的体育服务的方式。另一种是俱乐部承接的盈利性的商业服务,服务除在公休日时间承担的各类银行、公司特定的年度运动会或者趣味性活动外,还可包括场馆的租用等方面,此类服务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因此俱乐部可以自给自足完成经营。

  另外,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针对现阶段提出的俱乐部经营模式,由于其包含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学校场地运营管理就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来对俱乐部的运营状态,场馆使用进行合理监督,并要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实施。学校由于接受着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因此在场馆运营上也需要满足各地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各地区教育体育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场馆的运营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对学校与俱乐部产生的体育活动公共区域运营发生的问题进行调和。

  以中小学学校体育为主的强化融合模式。以中小学学校体育建设为主的强化融合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活动在体育领域的作用,在满足学生完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之上,应当充分的组织与安排各类体育竞赛形式。还可以通过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社区范围的体育活动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的体育赛事可以向社区开放,通过学校的赛事活动带动社区赛事的组织,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指导员或社区体育活动骨干的交流作用。

  体育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直接载体,学校开展什么样的体育课往往决定了体育文化建设的高度。而当前,很多高校体育课都是“一母同胞”。除了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在课程开设上,课堂内容选择上几乎都大同小异。这种过分同化的体育课使得高校很难构建特色化的体育文化,也使得高校的体育品牌建设沦为空谈。因此,高校必须要开设特色体育课,要深入做好几大研究,即本校体育课和本区域其他学校体育课的异同、本校体育课和其他区域学校体育课的异同、本校体育课和国外大学体育课的异同,要在研究之后做到“求同存异”开设体育课,要借鉴其他特色体育课形式,并结合学校特点对特色体育课的课程开设、组织形式等进行进一步完善。例如,北方地区的学校可以开设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特色体育课,南方地区的学校可以开设水上运动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高尔夫、网球、冰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可以开设户外运动项目。通过特色化的体育课的开设,来丰富学校的体育类别,从而构建出多层次的体育文化,在这些特色化的体育课程中传承特色体育文化,达到体育文化传播目的,培养学生特色体育文化意识。

  每年的四月份,各大高校都会开设运动会,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会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高校要构建特色化的体育文化,必须要重视运动会,要开展特色运动会,让运动会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亮点,成为孕育特色体育文化的摇篮。例如,在运动会前推出运动会标语、运动会口号征集活动,每一届运动会都要进行此类活动,更新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标语和口号;增加特色运动会项目,改变过去田径主导运动会的局面,增加一些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羽毛球单打、双打、混双项目、花式篮球项目、街舞项目、五人制足球项目等,给运动会注入新元素。通过特色化的运动会,积淀高校的体育文化底蕴,让运动会成为高校体育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每届新生开学时,给新生展示学校的运动会风采,渗透特色体育文化理念,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文化活动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活动,围绕体育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节活动。可以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如师生挑战赛、各系足球对抗赛,鼓励师生共同参赛;可以组织体育摄影大赛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拍到的运动主题相关的作品呈交给摄影大赛评定小组,通过评定选出最佳体育摄影奖、最具创意体育摄影奖等;可以组织开展体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收集和汇集各种体育知识,将其变成题库,在学校开展知识问答竞赛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可以围绕体育育人、体育文化建设等组织开展体育演讲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让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于无形中渗透到广大师生的脑海里,完成特色体育文化的渗透。

  每个高校所处的地理区域不同,每个地方也都有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高校在构建特色化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区域资源的利用,这种区域资源包括区域特色项目和地方传承项目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要注意凸显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让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结合,才能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区域体育文建设有机结合。如东北地区高校在构建特色化体育文化时,要认识到冰雪项目在该地区的活跃性,要将冰雪项目孕育的体育文化引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之中,向学生传递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加深他们对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理解,促进区域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让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成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宣传载体,传播高校体育文化,提高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此外,可以在高校体育项目开设中增加这些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完成文化渗透,形成高校体育特色。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在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中,如果能够融入民族特色,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而将民族特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也有很多种途径,最直接的就是在高校体育项目中增设民族体育项目。如可以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增加尔族舞蹈,丰富当前体育舞蹈中健美操、交谊舞等单一的体育舞蹈内容,如可以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土家族的高脚马比赛项目,增加侗族和苗族等的手毽项目、增加壮族的抢花炮项目。在增设这些项目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文化渗透,构建具有民族气息的特色化体育文化。

  体育,历来是热门话题。从全国体育报刊发行种类和数量看,体育领域所具有的庞大程度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即使是一些综合性的全国和地方性报刊也都专辟体育版面,尽管如此,纯粹的体育研究并不多见,应该说,体育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与其它学科的融合。目前,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系所开设的不少课程(如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等)就是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

  实际上,体育与地理从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川湖泊、平原旷野都为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冷暖寒暑、春夏秋冬也影响到运动项目的季节性。但是地理与体育长期以来对此熟视无睹,只是到了七、八十年代,美国人才开始涉足于这一领域。近年来,随着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越来越受到包括地理学在内的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

  无论从历史起源和演变看,还是从现实发展来看,体育都是洋溢着浓重社会气息的流行文化。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联系体育和地理的纽带。

  地理学从根本上讲关注三方面问题,即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区位和空间秩序、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因此,地理学的任何一门分支学科所重视的两个概念是“空间”(space)和“地方”(place)。种种关于地理的研究中必须保留空间和地方这一焦点问题。

  近几年来,“某某地理学”已不断增生蔓延成为一个巨大分支体系,地理学家已把视野投向了广大的领域。地理学注重地球表层现象的记录、描述和分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文化现象,理所当然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

  一般认为,在传统上,地理一向忽视体育,而体育又一向忽视地理。然而,体育与地理的融合机会是完全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产业化使体育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它是经济地理学的合理内容;同时,体育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也是合情合理的。此外,自然环境也不可否认地影响运动成绩的差异,这使得体育也渗透了体育环境学研究。

  体育和地理都关注空间以及占据空间的方式;同时它们两者也关注地理空间内人与物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区域构成了体育组织(团体)的中心特征;地方是许多体育运动队命名的方式;体育时常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体育是一定区域和等级的组合。体育的种种特点表明,体育和地理一样,都是一门空间科学。地理学中的空间和区位概念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定义体育和理解体育重要性的中心问题。

  虽然体育具有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但是人们一直没有把体育视为一项可以值得作严肃研究的地理学课题,地理学(当然还有许多别的学科)只是把体育作为一种附带的现象加以对待。尽管如此,体育已成为了经济、文化和自然等研究的边缘范畴,近20年来,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体育地理学已经产生。这一学科的产生以大量标志为特征,这些典型的标志是:

  其一,一些描述性的文章开始涉及体育中的地理要素,并使人们形成了在体育场合中运用地理学的思维模式。这类论文在196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典型的有:“体育与棒球”(Shaw E,1963)和“体育地理的一种注解”(Burler.R,1966)等。

  其二,从地理学的观点出发,对体育和体育相关的题目进行经验性的考察(调查)。这类论着绝大多数由罗雷(John Rooney)及其学生在1969~1985年之间先后完成。

  其三,在体育场合内更侧重于较为根本的地理学问题和理论性论文,典型的是瓦格纳(Wagner,1981)的关于“体育是文化和地理的混合体”的观点的文章。

  其四,发表和出版了进一步探讨体育与地理的相互关系的各类论文和着作。70年代中期(1976年)美国作家James Michener明确表示,其着作是体育地理的作品,在他的经典着作《美国体育》中对广阔领域的体育学术研究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内容。

  其五,有关体育的地理学特征的讨论会的召开以及学术期刊的出版。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每年都会召开一次有关体育地理的学术会议,美国的文化地理课本中也有体育地理的章节。进入八十年代,美国出版了贝勒的两本堪称体育地理学里程碑式的着作,即《体育与地点》(1982)和《体育地理学》(1989)。1986年在美国开始发行由罗雷(Rooney)主编的刊物《体育场所:一本国际性的体育地理杂志》(Sports Pla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Geography),这一刊物的出版标志着体育地理学的正式诞生。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对5个班级1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体育课堂常规、考核的要求、标准等规章制度,体育知识、信息的传播等关注度高。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学生较为重视体育物质条件的质量好坏和先进程度,体育制度的合理程度,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时尚性。其次,笔者对3名非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看法。发现他们较为关注体育物质条件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体育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有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对所带学习小组的6名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访谈培训,然后分发了结构性访谈问卷提纲,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找1-2名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除印证了第一次自由访谈的结果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制度环境较好,但需要更加人性化,体育物质环境较落后,体育精神文化感受较弱,部分学生提出体育场馆收费,体育知识、信息接受的太少。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文化、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及科研论文,针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内涵,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作为观察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三个维度指标。同时根据课题组查阅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8轮研讨、专家的3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划分为物质的质性和物质的文化意蕴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划分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划分为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和精神文化的效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查询相关文献,制定了初步问卷,经过8轮问卷的制定、讨论、修改后,形成调查问卷的指标。之后采用特尔菲法,请了马卫平等20位省内专家对问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2轮意见咨询和修改。然后针对长沙市6所高校分发了10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针对调查情况,对于多选排序题进行了删减,从而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后,请这些专家对最终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中,18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合理,2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很合理。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10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等20个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1份,回收率为96.1%。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间隔10天再次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了50人发放问卷,对两次调查的客观性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求得平均相关系数为r=0.8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强。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7.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次和均数统计处理。首先,为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现状,笔者对有效问卷的总体回答情况进行了频次统计分析,计算了每一题目每一选项的被选频次及其所占该题目选择总人数的百分比,并根据正向和负向选项所占百分比大小进行了现状情况的分析。其次,为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笔者按五级量表的计分形式,分别赋予正向到负向选项5、4、3、2、1分,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总分和均数,并根据均数大小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即正向和负向的分界中点为3,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正向,数字越大则正向程度越强。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负向,数字越小则负向程度越大。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既然物质文化是由实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那么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就是由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具等体育物质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物质自身具有某些性能,体现一定的性能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质性,它不仅影响运动参与及效果,而且构筑着自身的器物文化。体育物质的质性就成为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场馆的有无、场馆的建设质量、器材设备的多少等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5]同时,这些体育物质是由人来使用,体育物质因而呈现某些富有人文意义的状态或特征,乐鱼app使得体育物质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意蕴,这就构成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高校体育物质的质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种类的齐全性、体育场(馆)数量的充足性、体育场(馆)质量的好坏性、体育场(馆)设备的先进性、体育场(馆)卫生的好坏性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质性指标。图1体育物质的质性学校体育场(馆)的种类情况中,非常齐全和比较齐全的比例占据了56.7%,这说明高校现有体育(馆)的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能较好地保证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兴趣得以实现;学校体育场(馆)的数量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占据了35.8%,同时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占据了22.7%,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尚有一定差距,这会造成“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学校体育场(馆)的质量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39.0%,远大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12.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质量较好,有利于消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对于硬件安全性的心理顾虑;学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中,非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比例占据了28.8%,比较陈旧和非常陈旧的比例占据了17.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与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尚有一定的差距,陈旧落后的体育设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体育运动对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学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46.9%,远高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9.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较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运动环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心理舒适度。图2体育物质质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质性的总体均数3.295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质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质性水平。其中体育场(馆)的种类、卫生条件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设备先进条件、数量情况、质量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三个薄弱环节。高校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体育场(馆)环境卫生的保持、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爱护、体育场(馆)体育知识的传递、体育场(馆)体育精神的传递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意蕴的指标。图3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学校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中,非常文明和比较文明的比例占据了59.0%,这说明学生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较为文明,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9.5%,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为28.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等于给学生在校园内参与体育运动设置了一个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60.4%,这说明学生们较为爱惜高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有利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40.1%,比较不爱惜和非常不爱惜的比例为22.9%,这说明学生对于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尚存在不小的缺陷,这将形成一种负向的行为导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宣传体育锻炼常识、奥林匹克知识等的海报、墙报、宣传栏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5%,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5.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知识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知识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知识、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关于拼搏、竞争、合作精神之泪的体育口号、图片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3%,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1.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精神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精神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精神、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图4体育物质意蕴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的总体均数3.349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这一层面,高校也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它同样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弘扬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意蕴。其中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对环境卫生的爱惜情况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四个薄弱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是由制度、条例、法规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制度、条例、规矩等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制度用来引导学生体育行为,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制度是由人制定而施用于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人的活动,具有文化背景的人使得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实践活动,深深地烙上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的痕迹,从而构筑了丰富的制度文化。那么这就涉及到从两个方面看待制度文化。其一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即制度的合理性;其二是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力,即制度的执行力。因此,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主要从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与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两个维度来观察。正如研究者所说[6]:制度环境指课堂内外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各成员对这些规章和条例等的认识态度和执行情况所形成的制度氛围。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要求的合理性、免考、缓考要求的合理性、教学内容规定的合理性、教学要求的合理性、考试要求的合理性、补考要求的合理性作为观察制度的合理性指标。图5体育制度的合理性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76.0%,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较为合理,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能够有效形成一种外在的制度张力,给学生的课堂行为予以合理的引导和约束;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6%,这说明高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较为合理,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免考、缓考行为,而且制度设计考虑了学生的伤、病、痛等实际情况,能够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为合适人群的身体健康服务,体现了制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7.4%,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9.5%,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或学习产生心理认同,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学校体育考试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8.5%,这说明高校体育考试要求比较合理,学生较为认同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补考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0%,这说明体育补考要求较为合理,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体现了制度对于“弱势”人群的关照。图6体育制度合理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的总体均数3.7998>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合理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它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与实际情况,增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合理性。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教学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领先,学校体育补考要求、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教学内容的规定、考试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完善后四个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的重视性、课堂常规的应用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作为观察制度的执行力的指标。图7体育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经常被强调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31.7%,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3.1%,这说明教师对于课堂常规的重视尚有不足,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强化,课堂常规的效力将打上一个折扣;同学们的言行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时,是否经常被纠正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40.2%,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19.1%,这说明教师在课堂常规的应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学生错误的课堂行为不被及时的指出和纠正,课堂常规就流于了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审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5.5%,这说明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免考、缓考的审批较为规范,学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制度的有效性,体现了较好的制度执行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3.2%,这说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规范,避免了随意性和无序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能更为有效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6.8%,这说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规范,教师以身作则,按部就班组织教学,能够更好的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习;学校体育考试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4.0%,这说明体育考试较为规范,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再加上学生对于考试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学校体育补考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8.2%,这说明体育补考较为规范,再加上学生对于补考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图8体育制度执行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的总体均数3.5249>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执行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执行力。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的情况相对领先,对课堂常规的重视性、对课堂常规的应用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2.3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凝结而成的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建构学生体育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文化的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构成。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运动中主体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主体对于体育运动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层面的实践活动一旦受到主动的、有序的引导,将会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结果。尤其针对大学生这一价值观、人生观尚在逐步形成的群体,在校园中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无疑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一个在校园中建构积极体育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环境。那么,校园内是否科学地进行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活动,即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以及这一建构活动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就成为了观察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两个主要维度。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运动宣传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关注大学体育运动,了解大学体育文化价值观,激发大学运动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7]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就成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时间的充裕度、传播时间段的合适度、传播频次的充裕度作为观察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指标。但考虑到体育物质和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则不一定。所以研究增加了传播体育精神文化载体的有无、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两个问题,并将其放在此部分最前面,从而判断高校是否有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学校校园内有哪些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校园电台(555人)、体育社团(728人)、图书馆(342人)、校园体育活动(718人)、体育教师(734人)、其他教师(195人)、辅导员(245人)、同学(419人)、宿管员(124人)、其他人员(113人)、完全没有(0人)、其它(2人)。该题是可多选题,考虑到同一学校不同学生可能由于个人感受或体验不同而产生不同选择。通过数据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校园内肯定有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学生感受最明显的三大传播载体是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活动;学校校园内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为:校园电台(281人)、体育社团(493人)、图书馆(149人)、校园体育活动(572人)、体育教师(614人)、其他教师(75人)、辅导员(111人)、同学(256人)、宿管员(41人)、其他人员(51人)、完全没有(24人)、其它(2人)。该题是限选3项的排序题,但是不少同学没有排序,故只能通过选项频次来进行重要性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三项传播载体。上述两个问题提示我们,高校建构体育精神文化时,需要在发挥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加强其它传播载体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电台这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图9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充足与否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为38.0%,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为,20.1%,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总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未能有足够多的时间感受体育精神文化,缺乏时间保证的文化侵染难以对他们形成显性的影响;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与否情况中,非常合适和比较合适的比例为45.8%,比较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的比例为10.3%,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段总体来说较为合适,大部分学生在合适的时间接收了体育精神文化信息,能够较好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有效地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不合适,这提示我们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间段进行传播;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多少情况中,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为32.0%,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5.7%,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频次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缺乏足够多的刺激,难以对体育精神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的总体均数3.2291>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这一图10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有序性均数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于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科学有序地弘扬体育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常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有序性。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度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时间充裕度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努力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传播内容的时尚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作为观察精神文化的效力指标。图11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全面的情况中,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比例为36.2%,比较不全面和非常不全面的比例为19.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尚存在欠缺,未能全面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文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科学的情况中,非常科学和比较科学的比例为45.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科学性情况较好,传输了学生科学准确的体育精神文化信息,有利于保证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时尚的情况中,非常时尚和比较时尚的比例为36.3%,比较不时尚和非常不时尚的比例为16.9%,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时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与学生们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是否形成了较好的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的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47.3%,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1.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总体具有较好的影响,形成了较好的体育风气或氛围,有利于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反映出良好的体育精神文化效力。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认为不好,这说明不良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依然在一定范围存在,提示我们要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转化或消除消极体育文化环境因素,构建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图12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效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效力的总体均数3.3136>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审核,多渠道汇集先进、科学的体育信息,多途径扩大校园影响力,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效力。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科学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全面性、时尚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体育广义上包括各项体育运动,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以及与身体锻炼相关的娱乐运动。体育运动包括了所有的能够锻炼人身体的娱乐或竞技活动。体育活动是人类总文化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即包括捕鱼、射击和狩猎这种娱乐运动,也包括按预定规则的竞技比赛。体育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技巧,这些运动技巧是以人的身体发展为基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增加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里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也包括各大体育赛事,还包括普通民众进行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影像通过影视语言意识形态化体育运动。体育影像通过某些具体表现形式表征体育精神和体育意志。体育虽然与人类社会相伴已久,但体育影像来记录体育精神或体育意志是最近两个世纪的事,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体育影像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影像里的体育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系,丰富体育影像理论。

  体育作为人类的行为活动,具有其他行为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体育影像的表现内容。影像与体育具有非常贴切的相似性,体育和影像都具有运动性、观赏性。一场体育竞技比赛比一部影视作品给人带来的娱乐性和感染力有时要强多了。体育竞技比赛中的对抗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都不会比影视作品差,如果将体育与影视相结合既可提高体育的观赏性,又可提高影视的冲击力。体育影像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体育的运动性,体育影像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体育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体育精神。体育通过体育影像将稍纵即逝的竞技动作反复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正因为如此,体育影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感染力。

  影像和体育通过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只是体育影像的表象,体育与影像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为了深切关注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及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育精神。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就体现在这种对体育运动者的高度关注。体育影像是以体育文化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法国1930年。导演让维果拍摄了一部关于划船、网球、铁球、赛车等运动的体育纪录场片《尼斯的景象》,将体育运动用影像表达出来,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1931年,让维果又拍摄了一部《法国游泳冠军塔里斯》,这部体育纪录片就真正体现了体育影像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导演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游泳冠军的人格魅力上来。体育影像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的范畴,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的机械复制,而是加入了精神领域的内容。虽然体育影像还是不能离开体育运动或体育明星这些载体,但更深层次的是通过这些载体传达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与影像的结合,让两者相得益彰。影像通过体育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影像的观赏性;体育通过影像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观众通过体育影像欣赏到动感十足的画面,同时又读出许多体育精神内涵。

  体育本体因素让体育具有观赏性,体育运动的精神和内涵让体育经久不衰。体育运动成为影像的不变主题就是因为体育精神。全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喜欢和热衷体育运动,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让全世界70亿人口关注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那种“更高、更快、更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争、拼搏、挑战”精神让体育运动的香火一代又一代的相传。代代电影人将这种精神内涵无限放大,体育精神意识形态代代相传。最初,体育是人类的自然生存法则,人们为了生存而“竞争”;接着,体育上升了一个层次,体育运动员为了个人的尊严而“拼搏”;再到后来,体育运动员有了国家的属性,他们为了国家荣誉而“挑战”。这些体育精神的一脉相承正是体育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法则。今天,人们在观看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时不再单纯去欣赏体育镜头的和体育运动员的身体的美感,而是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全世界的70亿人口的精神意志都是“更高、更快、更强”。体育人以它为最高境界,其他的人们也以它为最高标准来执行,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的范畴。这种体育精神的传达就是通过体育影像进行的,中国最近几年也拍摄了相当多的体育影像诠释和传达体育精神。2008年侯咏导演的奥运献礼片《》讲述了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历经重重困难赶到美国洛杉矶万人体育场参加百米比赛的英雄事迹。这是20世纪30年代全中国人的精神支柱,那时的中国国力衰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长春这个小人物向世人表达了不屈不挠,深刻地诠释和传达了中国人的体育精神。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问题,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体育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有强身健体,塑造人格、休闲娱乐等功能。体育对于全体人们来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经济、政治生活。体育总是某一政治问题的体现,或与政治形式相关。斯巴达人就是用体育形式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罗马人通过斗技场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体育运动,体现社会文明的烙印,将这种体育经济和体育政治生活深深写入了历史。商业化体育竞技比赛或商业化体育影像都可以创造体育经济。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承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拍摄体育影像,给举办地或举办单位或体育运动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体育事件或体育影像作为政治工具被广泛应用,我国的“乒乓外交”、印度的“板球外交”这些都体育了体育的政治效能,体育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作用非常大。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肩负着强身健体的本体功能,同时又肩负体育文化传播和丰富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的功能。在中国,体育竞技已经不再是运动员个人的成功和梦想的实现,它是集体荣誉的象征,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体育电影理应从这些角度来反应体育,体育电影承载了个人、民族、国家的意志,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能指意义的“符号”。

  体育影像并不是体育与影视的相加,具有更加复杂的文化功能。体育影像除了传达体育精神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功能外,体育还能聚焦复杂的社会情绪。体育影像除了展现体育竞技比赛外,还应该揭示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例如种族歧视、社会贫困、战争的残酷、浮夸生活和的关注等。娱乐媒介的体育影像也应该像杂志和报纸那样具有社会评论的作用,成为人们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体育影像中往往取某一社会情绪进行渲染,进一步表现和诠释社会问题。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中那种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希特勒对待杰西欧文斯表现出来的无视和傲慢;反映我国清朝年间我国足球运动员精神的《京都球侠》深刻揭露外来侵略者的阴险嘴脸,突出中国人在特殊时代的那种民族自尊。北京奥运国际体育电影周开幕片《隐形的翅膀》,通过影像展示残疾人的那种拼搏精神,深层次挖掘人性光辉,突出社会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还是影像都离不开体育运动者,更离不开社会,体育影像就是通过反映社会集体中的体育运动员来更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

  由于缺乏文化素养,体育生在体育课程中,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大局意识,导致其个人行为太过自由,缺乏约束性。例如:体育生在课堂上,虽然积极表现,但是缺乏力度控制,有时甚至影响到整体课堂秩序,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引发同学们的不满情绪,同时为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高校体育生更加注重个人实际的技能表现,严重忽视其他学生,高校体育本身是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主,实际没有达到素养培育的效果。例如:篮球赛中,体育生缺乏团结意识,则会导致正常比赛漏洞百出,学生之间没有默契的配合,篮球最需要团结和协作,如此才可领域到比赛的实际含义。

  高校体育生只注重体育实践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知识的建设,导致体育生缺乏与素养相关的知识。高校体育考核时,除考核技能训练外,还需考核理论知识,如果体育生不注重素养知识,则会导致体育系统知识的缺乏,对个人的发展非常不利。

  加强体育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需通过有效的途径,结合高校体育课堂的实际,提出有效的途径,重点提高体育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其不论是在体育发展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高质量的文化素养。

  据有关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课堂普遍为户外形成,教师基本在户外结束文化素养的培训,实际体育生在意识上根本没有重视,所以,高校体育需要增加文化素养培育的课时。例如:教师可将体育教学氛围上、下两部分,第一课时重点讲述体育知识中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如何在体育中考虑更多的素养因素,既要做到体育技能的完美,又要发挥个人的文化素养,教师利用素养案例,激发学生内心的素养意识,第二课时以实践为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平衡文化素养的表现,在体育事件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教师讲述的文化素养。

  教师在实践课堂中,应注重文化素养建设技巧,以此作为文化素养培养的途径。例如:实践课堂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组织小组活动,促使学生分工、配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团队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素养,利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具体行为。由此,通过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文化素养的范围,进而带动其他的学生,教师在其中只是发挥推动作用,此类建设途径在体育生文化素养的建设中,具备较高的实践价值。

  高校中的体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将其作为加强体育生文化素养的后备资源。例如:教师播放我国各项体育盛会的视频资料,通过体育人士的风采展示,激发学生内心的人文素养,重点观看国外体育选手在我国体育赛场上的表现,教师告知学生,学生在体育场上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个人,更是代表班级、学生,甚至走上更大的体育场时,会意味着更深远的意义,学生通过教师视频资料和教师的讲述,会逐渐意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文化素养对高校体育生非常重要,其不仅关系到体育生的素质,更是关系到体育生的未来发展。首先文化素养可以提高体育生的社会价值,社会需要德才综合具备的人才,体育生在校期间,注重个人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其在社会中发挥个人价值;其次高质量的文化素养,提高体育生的综合素质,体育生的文化素养高,可以增加其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判断力,促使其更容易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知识;最后文化素养提高体育生的体育技能,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体育生会虚心接受体育技能知识,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不足之处,保持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促进个人体育能力的稳定发展,保障个人在高校中的体育表现力。

  从我国目前现状看,人们对社体育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一说到社区体育文化,人们首先提到的是有多少广场,将“广场文化”等同于社区体育文化:一问到负责部门,自然地就认为是文化局、体育局,实际上,文化局、体育局所从事和管理的只是群众文化期社会体育,只对群众文化馆(站),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具有直接行政领导权和业务指导权,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应有之义有一定差距。因为,社区体育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区保健科普、社区文娱、社区体育等。以建设主体两论,社区体育文化也可以包括一定地域内的企业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这种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

  从1999年国家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实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时间仅仅过了4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除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理。有的地方并没有把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体制下,街道办事处权力行使与监督没有依据。转变政府职能,实行重心下移,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实行的是“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进行的是“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有的条块分割矛盾。但是“重心下移”后的各项职能,街道并不能胜任。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架构,目前还难以找到街道办事处行使“下移”职能的权力法律依据。同时,“重心下移”后,谁来有效监督不断膨胀的街道行政权力和财政班子,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对于新出现的社区建设方式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如对于社会力量,尤其是私营企业主投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管理缺乏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相关条款的缺乏影响到他们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继续投资的兴趣和信心。

  我国目前社区体育发展严重不平衡,主要原因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和当地领导的重视,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直接相关。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建设经费的经常性和制度性拨款,往往会因为主管领导的位置和注意力的变化面发生变化。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而言得到的经费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而言经费较少,这就造成了地区间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参差不齐。

  舆论往往是行动的先导。要大力加强和推进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体育建设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城镇社区体育建设,既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

  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是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应抓住社区的含义、社区划分原则、社区地域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产生、构成、职责、性质等基本问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甚至还可以举办相关的培训班。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社区体育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只有使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了社区体育建设的意义,才能真正搞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社区体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要保证把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提高社区群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形成崇尚先进、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中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领导责任。因此,应由党委宣传部门总负责,民政、文化、教育、体育等部门和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积极配合,齐抓共管。这样,就能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居委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区的管理要求。为了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功能,使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法可依,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应该尽早出台《社区法》,来代替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区管理要求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区体育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顺应了社区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即使不能尽早出台《社区法》,也应切实建立、健全有关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章制度,如监督制度、评价体系等,以确保社区詹委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在目前情况下,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取得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充分鼓励民间力量投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社区体育文化的局面。特别是要争取一些企业家参与和支持文化活动,使体育文化事业与企业发展产生互动作用,争取形成国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各界和各种经济类型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接轨的文化格局,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发展道路。依循这一思路,是社区对体育文化采取“政管企办,官助民办”的运作模式,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肯定,并向全国进行推广。对一些小区的体育文化设施,允许私营和民营企业主投资建设,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实现了文化事业与企业经济发展的互动,既提高了企业在当地的声誉,又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场所和经费,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社区体育文化教育以其整体性效应,对社区成员的人格精神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同时,要防止几种错误倾向:

  (1)将文化作为经济的附庸,用文化的手段来支持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上把文化行为当作经济行为的衍生品和工具,导致在文化评判的标准上,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略或不注重社会效益,从而抑制了文化发展的空间。

  (2)比较注重文化的硬件建设,如文化广场、文化馆等,相对忽略了文化中“软”的部分的建设,不能发挥现有文化人才的作用。不能有效地组织一些具有明显社会效益但没有直接功利目的的体育文化活动,从而妨碍了社区居民自觉的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风气、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消费行为的形成。

  (3)单纯注重文化的娱乐性,没有充分考虑采取有效的形式,将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无法使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注重伦理关际,关注特殊人群精神上的慰藉与实际要求的满足,促进社会生活的人文文化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居民的体育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要使杜区真正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必须使居民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当前的城市社区中,不少居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人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社区成员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处于经济较为困难、精神较为贫瘠的境地。尤其是老年人、下岗人员、残疾人、劳教释放和劳教解教人员等特殊成员,由于社会角色的特殊性,使他们常常受到无助与悲凉的侵袭。他们希望依靠自身的力量,努力地抗争着生活的艰辛。同时,他们更希望能在困境中感受到人间的关怀,这些特殊人群寻求关怀和帮助的愿望比任何人都要强烈,如果这种愿望无法满足,不仅会成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不和谐音符,甚至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上的现代文明社会,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伦理关怀,提高人文关怀水平,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代城市病”带给社区居民的伤害.为整个社会的理想伦理关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没的根本任务,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加强价值引导功能,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在内容上,要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用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形式上,要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蕴含其中,使社区居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开展“文明锻炼”“文明健身”“健康家庭”“健康社员”等评选活动,使社区居民逐步建立起“体育,生命健康”的价值观念。这样,通过主流文化的传递,新的价值观的确立,可以为社区居民的体育行为指出明确的方向,推动社区体育建设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提搞居民参与度,保持自己的活动空间,多元共处,和而不同随着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行政因素不断向社区渗透,个人已经主要作为居民被紧密组织到了区域行政体系之中,两不是作为从业人员被各单位所组织。意味着个人生活事务不断脱离单位,转移到了居住区,居委会在社会事务管理上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但从目前城市社区的建制来看,个人在社区中基本上还是通过行政体系组织起来的。因此,在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居民是否认这种行政意义上的社区体育行政组织,是否认为社区体育事务是与自已有关的公共事务,不用行政方式,作为个人的居民走不到一起来。社区不可能像单位或家庭一样,与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在社区体育中,要让人家接受管理、愿意被管理,主要还是靠体育文化认同。社区居民要在体育价值观、体育思想方法和体育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的感觉,培养共同的社区体育意识,担负共同的责任。同时,要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充分显示社区的社会参与的价值功能。社区居民尽管居住在一起,但人们的爱好、习惯、职业、性格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也相去很远。因此,我们在培养共同的社区体育意识,担负共同的责任的同时,又要使人们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保持自己的活动空间,保持每个个体和家庭的个性。这样,会使得在社区体育中生活的人们感到舒适、安全、便捷、宽容、丰富,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多样性、创造性,提高城市的生机活力。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与全民健身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能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都有重要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建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群众认识有待提高、宣传工作不够、主管部门不明确、各种关系尚未理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努力。

  [1]周涪浩,李荣启.文化国力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5]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1.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2.1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

  3.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3.3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面大,包容量大,社会化程度高的农民健身体系。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

  [2]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

  [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16-18.

  [4]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6-20.

  [5]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首先是其鲜明的独特性。从当前人们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民族体育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民族凝聚力,不仅如此,其更深次的价值在于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如白族的跳伟登,苗族的跄马、斗牛、踩鼓,侗族的滚乱泥、打泥巴仗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流传已久的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内容。其次是其相对稳定性。因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从其产生开始就表现出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群的特殊价值,因此它表现出了相对稳定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是它与现代的体育文化之间并没有直接冲突,依附于人们对体育文化传统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甚至对其存在一种较强的依赖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将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性。赛龙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它依旧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了持久传承。最后是其强大的惯性力与社会包容力。因为民族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扎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在很多人心中都对民族体育文化有着较强的信赖与依赖。当社会中的多数人都认可这种体育文化时,那么就会有一种强大的趋从感推动者这种体育文化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迅速膨胀起来,最终是民族体育文化彰显一种强大的社会包容力。

  文化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变迁与发展,加之于世界体育文化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体育文化给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民族性,而是实现了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这种变化直接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本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所受到的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加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态势的推动,我们所肩负的民族体育文化未来发展与走向责任与使命也更加艰巨,在这种局势下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与现代化体育接轨的重要任务,并逐渐将其推广为新时代人们健身娱乐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此同时,让我们的民族体育项目走向世界范围内更广阔的空间,并成为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来看,西方体育文明的输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但是并未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取代,我国传统体育的诸多项目依旧在传承与发展,如武术不仅实现了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作用,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内在文化价值,当前,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体育竞技项目仅有几十种,这并不能代表整个体育的发。